2021年3月25日,MT07室邀请了成都某专利事务所合伙人蒋女士共同探讨专利布局与专利挖掘,讨论会在101大楼六会举行,微太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针对当前科室专利申请体系性不强、专利保护意识不强以及撰写技巧不足的问题,会议重点从专利挖掘、专利撰写技巧两个环节进行讨论互动。
首先,蒋女士进行专利挖掘的讲解,阐述了什么是专利挖掘,专利挖掘的意义、作用和目的,以及如何进行专利挖掘。蒋女士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从专利挖掘的分类着手,解析以技术研发为基础的专利挖掘以及以现有专利为基础的专利挖掘。其中以技术研发为基础的专利挖掘与我单位的性质相匹配,技术研发是日常工作的核心,可以以基于研发项目、围绕创新点、围绕技术标准构建以及围绕技术改进为出发点,从技术研发的过程中挖掘出大量代表单位智慧的专利。而基于现有专利为基础的专利挖掘则不同,基于对专利文件的深入分析,基本就可以掌握某个领域技术发展的历程,还可以获知该领域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重点和空白,不仅可以实现专利的产出,还可以实现某一技术的“先专利、后研发”。
图1 专利挖掘类型
此后,科室研究人员与蒋女士就近期申请的两项专利进行了撰写技巧方面的沟通,以专利撰写以及审查的角度分析撰写专利的目的、注意事项以及关注要点,为大家撰写专利提供了新思路,不仅有利于提升专利申请速度,减少沟通时间成本,更是为我们实现专利申请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目的提供思考方向。且针对我单位现有的专利申请过于分散不成体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专利布局的流程,专利申请策略建议。在交流会末尾还为我们演示了专利检索工具智慧芽的使用技巧,为今后开展专利检索调研工作,提供了便利。
图2 专利布局流程
图3 专利申请策略
本次讨论会交流互动热烈,通过梳理专利挖掘方法,形成专利布局以及专利申请的清晰思路,为后续开展专利布局部署,体系化专利申请以及优化专利申请文件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开端。